◇◇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教余秋雨写古体诗   ·方舟子·   余秋雨出了一本诗集《余之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的诗”。但为什 么不写成《我的诗》呢?显然是一个双关语,因为他姓余,“余之诗”表示是 “我老余写的诗”。用姓来修饰诗,表明是某人写的诗,自古以来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杜甫。杜甫写的诗被叫做“杜诗”,这是诗圣的专利,其他再有名、再大 的诗人都没这个专利。李白的诗不叫“李诗”,白居易的诗不叫“白诗”,苏轼 的诗也不叫“苏诗”。余秋雨把自己写的诗叫做“余之诗”,那不就是以当代 “诗圣”自居吗?   在这部诗集前面,有余秋雨自己写的序。他显然对自己写的诗非常得意,觉 得自己的确称得上是当代的“诗圣”。他在序里说:“我不是纯粹的专职诗人, 平生深入的文化领域很大,自身经历也颇为丰富,因此吟诵所得也纷披驳杂。大 凡历史、宗教,国内、国外,人生、艺术,直至茶水、厨艺,都有涉及。对此我 暗暗自喜,因为我的诗化生态就是无边世界。”意思他就是诗的化身。他还吹嘘 说,自己早年就有写作古体诗词的“幼功”,也就是一般说的童子功。说他从小 就在写古体诗词,还号称写了不少,所以这本诗集里虽然大部分是现代诗,也收 了一些古体诗词。从目录上看,他收了8首古体诗词,说是经过精心挑选给当代 青年学习用的。诗集里的8首,我在网上只搜到了2首“七律”,一首叫《中国哲 学》,另一首叫《吾妻》,是吹捧他的妻子马兰的。我们就来看一下他这两首所 谓的“七律”:   七律.中国哲学   青牛漠漠归天道,灰轭谆谆返绛坛。   明断性善雄者气,疾呼兼爱侠夫肩。   孤灯理学成宏构,将阵行知达极巅。   上智绵绵裁四宇,巍峨不溃万年山。   七律.吾妻   万人空巷忆当初,千里奔波复频呼。   只为轻官遭雪冻,又因重品卸云襦。   粉妆洗净回天赐,争逐皆离享裕如。   挽在我臂妻款步,耳无喧啸是归途。   我一般不愿意教人写诗,但余秋雨既然被称为或自称为“大师”,而我又最 喜欢教“大师”写文章、写诗,所以就指点他一下,教一教他怎样写古体诗。   余秋雨把他写的这些古体诗都标明“七律”,不是打油诗。律诗有格律,不 能乱写,最主要的是要讲究音韵。在哪个地方押韵、哪个地方的字应该用平声或 仄声都有规定,所以才叫做律诗。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写格律诗应该用今音还 是古音呢?由于语言发生了变化,古今音韵有了差别,选哪一种看个人的喜爱。 写旧体诗本来就是模仿古人,特别是模仿唐诗、宋诗,所谓的古音就是唐人、宋 人用的音韵。古诗里的一些惯用语用今天的普通话来念,音韵就不对了,于是很 多人写古体诗就用古音。这是一个习惯问题,我写古体诗习惯用古音,觉得用古 音写比较顺手,但别人用今音写也无可厚非,因为写出来的诗是用现代发音也就 是普通话来念的。但不管用古音还是今音,在写诗之前就应该先定下来,不能混 杂,不能时而用古音,时而用今音。   余秋雨的诗明显用的是今音而不是古音。《中国哲学》有四处押韵,如果按 古音来读,那么这四个地方用了三个不同的韵:“坛”属于上平声十四寒韵、 “肩”“巅”属于下平声一先韵、“山”属于上平声十五删韵。一首诗用了三个 韵,绝对不行。所以它明显用的是今音,也就是按普通话发音写的。《吾妻》也 是这样,按古音用了两个韵,明显也是用普通话写的。   而用今音来看余秋雨的诗,有几个地方都不符格律,该用平声用了仄声,该 用仄声用了平声。《中国哲学》至少有四个地方出律(“善”“侠”“学” “极”),《吾妻》至少有三个地方出律(“频”“逐”“臂”)。写诗有时候 不一定完全按格律,偶尔有一两个地方出律是可以容忍的。特别是有时候需要用 某个特定的词,或者觉得某个字特别好,舍不得换掉,出律可以理解。但一首短 短的诗就有三、四个地方都出律,就说不过去了,只能说这个人不会写诗。何况 他出律的那些地方并不是那个字有多好,完全可以用别的字来代替。   写七律还有一个要求,中间的第二联、第三联要对仗,这个要求余秋雨也没 达到。《中国哲学》第三联以“将阵”对“孤灯”不工,更严重的是《吾妻》第 三联完全不对仗,不符合七律的要求。所以从格律上看,余秋雨连写古体诗的门 都还没有踏入。   写古体诗对于用词也有讲究。中国的古典诗歌跟其他国家的诗歌不同,特别 讲究有学问,是才和学的统一。写诗不能光有才气,还必须有学问,学问就表现 在对前人写法、用词的继承。所以看古人诗集的注释,都会说这个词、这个用法 来自于前人哪一首诗。不一定要求字字有出处,但不能有大量自己生造的词汇。 可以用现在才出现的新词,或者是新东西而古人没有相应的表述,那么创造一个 词来表述当然完全可以,但要尽量避免对普通的表述也生造一个词,这样做只能 表明词汇非常贫乏,不知道有现成的词语可以使用。余秋雨这两首诗中就大量出 现了生造的词,或者虽然不是生造的词,但用语不当。   例如,《中国哲学》第二句的“绛坛”,看意思是指孔子登坛讲学,就应该 用“杏坛”。虽然古人也用过“绛坛”,但它跟讲学没有关系。讲学,特别是孔 子讲学就应该用“杏坛”。余秋雨还用了一个词“侠夫”,也是生造出来的词, 没有人这么用。“将阵”是想说王阳明知行合一,会带兵打仗,但没有“将阵” 这种表述,也是生造出来的。《吾妻》生造的词就更多了。里面用到“雪冻”, 我想他的意思是想表示“雪藏”,而“雪藏”是一个词,“雪冻”不是。还有个 “重品”,可能是要表示马兰很重视自己的品格,但没有“重品”这种说法,也 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还有“云襦”,“襦”是短衣服,但“云襦”啥意思?是 不是想表示衣服上画了云?这也是没人用过的词,也是他生造出来的。还有“耳 无喧啸”,“喧啸”这个词倒是有,但它表示的是风发出的声音。余秋雨明显想 表示噪音很大的“喧嚣”,把耳边没有“喧嚣”说成耳边没有“喧啸”就错了, 但用“喧嚣”,平仄又不对了。   写古体诗还必须有章法。律诗一般要求第一联是“起”,第二联是“承”, 第三联是“转”,第四联是“合”。起、承、转、合是一般的写法,当然也可以 有意用别的写法。但是,不管怎样必须要有章法。有章法的诗读起来才有跌宕起 伏,才能体现出诗意。余秋雨这两首诗没有任何章法,就是平铺直叙。他显然不 知道写诗必须要有章法,要有起承转合之类。写诗更高的境界是必须有韵味,写 出意境。余秋雨这两首诗就更谈不上了,没有任何诗意、韵味和意境。   可见余秋雨根本不会写古体诗。他自称从小就在写古体诗,号称有童子功, 这完全是自吹自擂说假话。一个人如果真的从小就在学写古体诗,不可能写成这 个样子。余秋雨这么自吹,可能是因为也知道写好古体诗需要有童子功。要写好 古体诗的确需要从小就有这方面的熏陶和练习,因为要写好古体诗,必须读很多 古人的诗。不仅要读,还要记。人年轻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所以必须要有 童子功,年纪大了再学写就很难写好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写古体诗,作为一种消遣、兴趣无可厚非。很多老干部退休 之后也学着写古体诗,虽然写得很不好,被人称为“老干部体”,但人家觉得很 好玩,有乐趣,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没什么害处,只要不乱吹,应该宽容。否则 就没必要客气。加拿大的陶短房写古体诗本来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却要吹自己多 么了不得,还要收徒弟教人写诗。大概十年前,我曾经在搜狐微博把他狠狠地教 训了一顿,把他的三脚猫打成了无脚猫,一只脚一只脚地剁掉。而像余秋雨这种 俨然以“文学大师”自居教青年人学他的古体诗的,当然更应该教训教训,免得 误人子弟。   我不是说余秋雨是个半文盲,他毕竟有些文章写得还可以,有的现代散文文 笔还不错。但只要涉及到古文、古诗,他就一点功底也没有了。他写古体诗连门 都没有入。其他那些涉及到古文的,比如他曾经给某地写碑文,写成文言文,却 没有任何古文功底,纯属半通不通地乱写。但是他又很自鸣得意,俨然把自己当 成无所不通的文学大师,不仅会写现代文,还会写文言文、古体诗词。这只能说 是自大成狂。   (按:这里说的古体诗,古人称为近体诗。但古人说的近体在今人看来就是 古体了,所以就沿用余秋雨的说法,称为古体诗。)   2024.08.19录制   2024.09.07整理 (XYS20241013)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